中國首家采用世界先進的綠色合金技術用于鉻礦球團與鉻鐵合金的生產,單位能耗、尾氣排放都大幅低于國家標準,實現了設備超大型化、生產智能化、清潔化。不但有效節省成本,更大幅降低對環境污染。
自2011年開始,明拓在包頭市九原工業園區興建100萬噸級鉻鐵合金項目,目前已建成并運行年產140萬噸鉻礦球團和65萬噸鉻鐵合金的超大型設備,預計2019年底/ 2020年初將完成建設另外的70萬噸鉻礦球團和35萬噸鉻鐵合金設備。
明拓秉承“人本自然,科技領先,循環經濟,綠色發展”的理念,堅持可持續發展,為資源的綠色消費貢獻力量。建設的超大型冶煉設備符合國家先進制造2025和國際工業4.0的標準。目前國家行業準入標準是電熱爐容量需要在12500KVA以上,明拓建設的的電熱爐容量為75000KVA。整套生產設備智能化,配有DCS,MES, DSS和NC系統;DCS(工藝過程控制系統)以智能控制理論為基礎,以計算機技術及網絡為手段,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生產系統信息管理最優化。MES(生產調度指揮系統)MES與PSC的數據庫連接,通過計量、質量的在線檢測,實現了生產管理最優化。DSS(決策支持系統)幫助決策者以人機交互方式進行決策。NC(企業管理系統)由ERP系統(財務和物資管理系統)、HR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SCM系統(供銷管理系統)組成。形成了高效的管理體系。勞動生產率是傳統生產方式的10倍,人均產值超過1000萬元。
明拓使用的密閉爐冶煉技術使得生產過程節約資源、對環境友好,對比傳統冶煉技術,每年節約還原劑焦炭10%達5萬噸、節約用電20%達9.5億度、節約用水80%達950萬立方、減少90%粉塵排放達561噸 、減少94%硫排放達673噸。
明拓集團鉻業科技有限公司下設三個全資子公司:
(1)、明拓(內蒙古)資源綜合利用有限公司
(2)、明拓鐵素體不銹鋼有限公司
(3)、中非投資(香港)有限公司
(1)明拓(內蒙古)資源綜合利用有限公司企業簡介
世界首例將冶金行業與化工行業深度耦合,使用工業廢氣制造聚酯級乙二醇,提高了鐵合金產業的整體資源利用水平,是冶化聯合的工業典范。利用明拓集團鉻業科技有限公司在鉻鐵合金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礦熱爐爐氣,每年制造15萬噸聚酯級乙二醇,使得母公司的鉻鐵合金生產每年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5萬噸,達到近零碳排放的效果。
乙二醇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主要用來生產聚酯纖維、塑料、橡膠、聚酯漆、膠粘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乙醇胺以及炸藥等。近十年以來,我國乙二醇的自給率都在35%左右,主要依靠進口。2016年國內乙二醇表觀消費量1257.32萬噸,國內產量僅有502萬噸,自給率39.9%,進口量高達757.28萬噸。乙二醇市場前景廣闊,屬于國家鼓勵類產品?!妒突瘜W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指出:應加快合成氣制聚酯級乙二醇技術的產業化和推廣應用;同時,2017年國家發改委把高含碳工業尾氣(電石、焦爐、高爐等爐氣)的二次利用生產乙二醇列入了《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2017年本 低碳部分)。
目前國內乙二醇60%為石油法生產,即以乙烯為原料,經環氧乙烷生產乙二醇,該技術全部為引進裝置,且主要集中在中石化、中石油及中海油等大型國有企業中,引進技術包括英荷殼牌公司、美國科學設計公司以及美國DOW化學公司的技術,對外依賴度高。明拓聯合國內頂級化工設計研發單位 – 中國化學西安華陸工程公司、上海浦景化工有限公司一起合作,選用國內領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催化合成技術用鉻鐵合金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尾氣制乙二醇。
公司采用先進國內自主研發的乙二醇技術,工藝能耗低、水耗低、排放少。對比傳統的石油法制乙二醇,每年節約原油37.5萬噸;相比煤制乙二醇,每年節約原料煤耗量約30萬噸,減少灰塵排放0.49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60噸。結合我國缺油少氣煤炭資源相對豐富的特點,除了環保效益好,還可以供給國內乙二醇的市場需求,改善我國乙二醇供銷格局,減少乙二醇依賴進口的程度,對緩解區域乙二醇供應短缺局面有積極示范性作用。
明拓使用冶煉工業廢氣制造化工產品聚酯級乙二醇,提高了資源利用率、節省了化石能源、發展了循環經濟、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協同發展。
(2)明拓鐵素體不銹鋼有限公司企業簡介
明拓本著“有限資源無限利用”的宗旨,除了在鉻鐵合金的冶煉過程中實現了設備超大型化、生產智能化、清潔化以外,還致力于鉻金屬的應用與開發,計劃在包頭市九原區共建160萬噸稀土現代鐵素體不銹鋼生產基地,目前已獲得首80萬噸的核批手續。
明拓鐵素體不銹鋼有限公司擬建設160萬噸稀土現代鐵素體不銹鋼工程,建成世界上第一家大型化、專業化現代鐵素體不銹鋼工廠。利用母公司生產鉻鐵合金的資源優勢和成本優勢、內蒙的能源價格優勢,并借鑒寶鋼、奧托昆普不銹鋼生產經驗,以世界首例鐵水和鉻鐵水雙熱兌冶煉稀土現代鐵素體不銹鋼。
現代鐵素體不銹鋼是近年世界新開發的、以先進技術替代稀缺資源、市場前景廣闊的新型材料。鐵素體不銹鋼的壽命周期成本低,而且可以全部循環利用。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將鐵素體不銹鋼列為鼓勵類項目,國家也將超純鐵素體不銹鋼列入了海洋與船舶用鼓勵類鋼材。
鐵素體不銹鋼不占用鎳、錳等稀缺資源,是經濟型不銹鋼,在很多方面替代傳統的奧氏體不銹鋼。鐵素體不銹鋼已在電子產品、建筑裝飾、汽車排氣系統、家用電器、集裝箱、戶外水箱、太陽能熱水器、電梯、鐵路車廂、地鐵、硬幣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是軍民融合的新型材料。
明拓使用的鐵水和鉻鐵水雙熱兌工藝,不用電爐熔融鉻鐵合金,噸坯節電600KWH,金屬收得率提高了3%,沒有電爐煙塵排放,節省能源30%,減低工業排放40%,故此獲得國家不銹鋼協會積極支持本項目的建設。中國工程院也專門為公司建立了不銹鋼材料院士工作站,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院士,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包頭市市委書記張院忠,自治區經信委主任王秉軍出席了公司的院士工作站的成立儀式并為工作站揭牌,市委副書記趙江濤主持儀式,市領導王惠明、李淳仁、王秀蓮參加了儀式。
(3)中非投資(香港)有限公司企業簡介
中非投資(香港)有限公司是明拓集團跟隨國家頂層設計一帶一路走出去理念而在香港設立的投融資和鉻礦貿易平臺。
中國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的特種鋼和不銹鋼制造國家,而鉻金屬是生產特種鋼、不銹鋼及部分化工品不可替代的元素。但是鉻金屬是中國的稀缺金屬,國內儲量僅有1067萬噸,每年的消耗量卻達1400萬噸,中國對外依存度達99%。目前我國每年所需要的鉻礦主要來自于南非,中非投資設立目的,負責集團鉻礦進口,同時專注境外鉻資源的投資。